把生活写成精彩的歌
2013-04-04 10:09:45 来源:滕州在线 评论:0 点击:
周西珠老人自小就喜爱音乐,但年轻时因工作忙碌,他在业余时间只是听听音乐,没有深入研究过相关音乐理论知识,“有时候,工作疲劳抑或家庭琐事带给我压力和烦恼时,我会通过听听音乐、哼哼小曲来缓解沉闷的心情。
为了写歌苦学音乐基础知识
周西珠老人自小就喜爱音乐,但年轻时因工作忙碌,他在业余时间只是听听音乐,没有深入研究过相关音乐理论知识,“有时候,工作疲劳抑或家庭琐事带给我压力和烦恼时,我会通过听听音乐、哼哼小曲来缓解沉闷的心情。”1994年,他代了一段时间的音乐课,这让他有机会去研究音乐,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学习音乐知识,他收藏并大量阅读了音乐书籍、歌谱等。这一研究,他发现音乐不是简单地哼哼唱唱,里面有很大的学问。从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中,他领悟了一些人生的哲理,感受到了生活的妙趣,那种旋律的美、歌词的美让他沉醉不已。“要是自己也能写首歌,那该多好啊”,突然间,他萌生了自创歌曲的念头。
打那以后,老人便把学习作曲填词提上了日程,每天都琢磨如何写歌,还千方百计地向一些专家请教,让高人给自己一些点拨。在笔者与周老师的攀谈中,他对自己学习写歌的过程津津乐道,退休后,他通过恶补音乐知识,钻研音乐理论,为写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由刚开始的只会填词到后来的能够谱曲,慢慢地他便能够完整地创作一首歌曲了。“一开始我写完一首歌,心里也没有底,于是就唱给别人听,大家说调子哪里不顺,或者调子起得太高或太低,我就再改,一首歌修改十余次是常有的事。”周西珠说。
把平常的日子串成歌
退休之后,周西珠老人几乎将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写歌。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是他创作的题材,党的好政策、新农村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等等,甚至从电视上看到异国民众深受战争之苦,他都会写一首反战题材的歌曲。
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到他笔下,都化成了一首首激昂动听的歌曲。十余年来,他写了大大小小几十首歌,歌曲的题材涉及爱情、古典名著、新事新风等,风格以抒情讴歌类居多。
采访中,周西珠老人向笔者展示了一首他自创的歌曲,名字叫《清明祭歌》。整首歌工整地写在三页白纸上,分为“清明祭歌”、“守灵歌”、“生命之歌”三大部分。随后,他向笔者演唱了其中的一段,歌曲旋律婉转、歌词情真意切,整首歌悲怆中更有着一种激励人们热爱生活的力量,让人听后,内心不禁产生对生命的崇敬之情。“这是我创作用时最久的一首歌曲,经过三年的反复修改最终定稿。清明节即将来临,我想将自己创作的《清明祭歌》献给已去的故人。”他说。
有了灵感半夜也要爬起来
他说,写歌靠的是灵感,只要善于观察、善于感悟,灵感就会源源不断,只要有了灵感,一首歌写起来很快,也就一两天,有时夜里躺在床上,突然有了灵感,他就赶紧爬起来记下,生怕忘记了。
周老师创作的歌曲大多都是来源于自身的经历,他把身边的一些人或事融入到音乐中。说起他创作的一首励志歌曲“长大成人后报效咱国家”,周老师情不自禁地哽咽着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他说,20多年前,他的弟弟因病去世了,弟媳妇改嫁,留下了两个儿子,一个3岁、一个7岁。两个可怜的孩子,多年来受到亲戚、邻居及民政部门的帮助。他从中倍受鼓舞,由衷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。为此,他创作了“长大成人后报效咱国家”这首歌,感谢国家和好心人。
在这种近乎痴迷的状态下,周西珠老人写的歌,尽管风格不同,有的清新、有的铿锵、有的深沉,但每一首都饱含着深情和真诚。 (实习生 姚媛 文/图)

上一篇:热衷公益的“疯丫头”
下一篇:潘家营:设身处地为乘客服务
推荐新闻:
- ·2012:婚姻流行“清新一派”(图)(2012-01-10)
- ·滕州市住建局工程项目获多项质量奖(2016-04-08)
- ·思想入脑入心 助力乡村振兴(2018-04-03)
分享到:
收藏

24小时点击排行
频道总排行
频道本月排行
- 1,281“公家的便宜一分也不能占” —— ...
- 1,175创文明家庭,助幸福起航——市民政局...
- 1,067滕州市“喜迎党的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...
- 1,060用心用情当好疫情防控“守门人” —...
- 1,023“逆行者”面塑 为抗“疫”加油
- 991把青春献给山区孩子
- 977在抗疫前线绽放绚丽青春色彩 —— ...
- 963大学里来了“鲁班爷”
- 883青松垂泪悼英灵 风雨无声颂忠魂 —...
- 855当好抗疫排头兵 答好群众满意卷 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