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年的时间有多长?对东郭镇的村民来说,长到村里的土路变成了硬化水泥路,长到自家孩子从幼儿园读到了大学;对东郭镇希望小学的教师聂井刚而言,18年的时间又很短, 不过是送走了几届学生,见证了他们的成长。18年来,聂井刚把根扎在了农村教育一线,始终践行着爱心、耐心和恒心,尊重、包容、呵护学生,正是他辛勤的付出,赢得了学生、家长们的心。日前,在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与枣庄市教育局联合评选中,聂井刚得“首届枣庄最美教师”称号。
做有良心的教师
2000年,刚毕业的聂井刚来到位于我市最东北面的北马庄村,从此就在东郭镇希望小学任教。18年间, 不论时光流转,聂井刚始终以一种父亲般的责任和亲情, 呵护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。“虽然这里比不上市区学校环境优越,但是学生们勤奋好学,让我对学校有很深的感情。”聂井刚说,正是这份感情,让他毕业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“三尺讲台”。
从此以后, 聂井刚每天早上要5点多起床,从家到校要往返100多里路,仅在路上就要花费近两个小时。 多年来,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信念。期间也有机会调到离城区近点的学校,但他毅然放弃了。他说:“这里的孩子需要我,我是山里人,我知道山里的孩子需要什么!”在聂井刚看来,每一个孩子可能是老师教育的千分之一、万分之一,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讲,每一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,所以教书育人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 “要做有良心的教师”也成了他的信仰。 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,18年来,教过的50多个班级,没有一个孩子中途退学;为了走访留守儿童,他走了近3000公里崎岖泥泞山路;为了孩子买了数不清的作业本、钢笔等文具。
爱心是最美语言
东郭镇希望小学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,家长长年外出打工,学生不仅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,甚至连家庭关爱都无从谈起。教学中,聂井刚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情况, 更注重他们的内心想法。在孩子们眼里, 聂井刚是良师益友,他始终坚持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。聂井刚曾经教的学生中有个叫阳阳的孩子, 父母离异跟着爷爷生活,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孩子难以接受,不仅成绩一落千丈,更是经常逃学、离家出走,性格也变得十分极端。从此,聂井刚毅然承担起老师和家长的责任,阳阳喜怒哀乐时刻都牵动着他的心。当天气有变化时, 他提醒着阳阳要增减衣服;当阳阳学习遇到挫折时,他给予信心与勇气;当阳阳心情郁闷时,他倾听孩子的心声, 并及时进行心理沟通疏导。聂井刚长时间的付出,慢慢温暖了阳阳的心,一次课堂上的拥抱,成为聂井刚付出得到的最好的回报。“幸亏聂老师对我家孩子非常用心,让孩子恢复到积极向上的性格。”阳阳的爷爷感动地说。
坚定理想信念
2016年6月, 聂井刚父亲因为一次意外,前后腿骨严重粉碎性骨折,在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40多天后,又转入山东齐鲁医院住院70多天。而此时正值期末考试的关键时刻,一边是求知若渴的孩子,一边是病榻上的父亲,聂井刚陷入了两难。这时,聂井刚的父亲替他做出了选择,让他回到孩子身边。“这么多年我欠家人很多。”聂井刚感慨地说。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,从教18年来,聂井刚始终毫无怨言地坚守在乡村偏远小学,陪伴这里的孩子成长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他始终坚持着“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”的信念,奋战在教育第一线。 “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,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。”聂井刚,用他的一片痴心和真情为乡村的孩子们筑起了一道追梦的坦途,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。
多年来,聂井刚爱岗敬业,连续多年任班主任、教导主任,教学成绩斐然。多次获得市市优秀教师、 骨干教师、十佳班主任、 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;也连续五年被评为枣庄及滕州优秀辅导教师;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发表多篇文章等等。记者 闫沛 文/图